很久以前 就聽聞過iRobot好用的名聲 不過需求一直不高 所以也沒下文
直到喬巴出生後 聽到喬巴的阿媽說:自從喬巴會爬之後 每天都拖地
覺得她很辛苦 要幫忙照顧喬巴 還要整理全家的環境
之前去女王台北阿姨的家 也發現有一台iRobot在幫忙清潔
阿姨說很好用 於是就有敗家的衝動
回來後 有幾次跟女王提過這好物 但女王總覺得太貴 不准
一直到這幾天 接近喬巴阿媽的生日
為了減輕她的負擔(阿媽的媽媽手又犯)
和女王商量後 決定在她生日時 當作生日禮物送她
雖然價錢不低 還是得多比較一下 可是光看到型號就亂了
Roomba有530、555、560、570、650、660、770、780、790諸多系列
價錢也很紛亂 平輸貨跟公司貨的差價很大
還有不同的版本 價錢也有差 光是做功課就花了不少時間
還包括自己查美國官網 卻只有600、700系列 價錢雖然還可以
但是如果是自己買加了運費 又會是嚇死人的價錢 不如買平輸的就好
做完功課後的心得:
比較好幾人購入的過程 都是從PC Home購入 而且搜尋一出來的多數是555
把目標就放在555的型號上 去找合理的賣家
發現原來集塵盒是可以通用的 標配的集塵盒容量最小 寵物版次之 AeroVac最大
但最後下手買定的卻是561 原因是555的方案都沒有贈送AeroVac
在加購後的價錢跟買561的方案兩者就差不多(561的方案有送AeroVac)
另外561標準配備比555多了一個虛擬牆 功能也一樣有定時執行的能力
在這麼多因素下就在PC Home 24HR購物買了561
聽我說了這麼多 就知道我有多認真做功課 XD
PC Home 24HR購物真的很有效率 那天的六點左右結帳 隔天的早上要出門前 就收到宅配人員的電話 八點十幾分就收到東西了 但急著出門上班 晚上回來才來開箱照
一起來看開箱的喜悅吧
![]() |
大大的PC Home 24HR購物外箱 |
![]() | |
打開外箱 看內容物 嗯 有點空 |
![]() |
重點登場 |
![]() |
為了放中文說明保證書 已先被打開過再黏上廠商的封條 |
![]() | ||
打開還有一層隔板 |
![]() |
拿掉隔板 看到的是中文說明保證書 及其他配件 |
![]() |
再底下是原文的說明書 |
![]() |
登等 主角現身 |
![]() |
面板細部功能鍵來一張 |
![]() |
不免俗的 大家都會翻過來看底下打掃的機構 |
![]() | |||||
主要清潔的刷子組 網路上有建議把黃色套環拿下 可減少毛髮纏住轉軸而導致故障的發生 |
![]() |
再來看贈品的部分 有AeroVac的濾網 疑似非原廠的標準濾網及刷子 |
![]() |
贈品重點在這個AeroVac集塵盒 |
![]() |
即刻驗明正身 |
![]() |
標準版跟AeroVac兩種集塵盒 |
![]() | ||||||||
兩種集塵盒的容量比較: 標準版的只有紅色底下的空間可使用 而AeroVac是整個集塵盒都可收集 |
![]() |
再來看到的是兩個自動虛擬牆 因不是燈塔 所以無法讓iRobot做分區清掃 只能阻擋它不進來某個空間 |
![]() |
虛擬牆打開是裝兩顆2號電池 |
![]() |
這個是充電用的燈塔底座 |
![]() |
跟變壓器組裝在一起 |
![]() |
最後讓iRobot站上去充電 |
第一次充電的iRobot是亮著橘色燈 充飽電後 就會變成綠色的燈號
第一次充電要讓它充滿16小時
也設定好每天凌晨四點開始打掃 一覺起來就能有乾淨的地板
重要的是每天這時間掃地也不會罷工 XD
或許會像許多使用者所說的 好用到會忘了原本掃地工具的存在
甚是變成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
多數機器的產生 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的便利
掃地是件小事 是不需要這樣花錢
可能會覺得買了個"貴森森"的玩具
但是就像文章一開始所說的 為了減輕勞動的負擔
也能讓家裡一樣有令人滿意、乾淨的環境
而這樣節省下來的時間 可以做其他有效的利用 不見得是種浪費
我想 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 就能漸漸看到iRobot所帶來的成效
期待著接下來的使用的結果~ ^^
留言
張貼留言